"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六章(1)

李忠效写瓦良格 听雪斋书馆 2020-01-09

 

 

 出击避险

 

 

“瓦良格”迟迟没有动静,吴巍心里越来越不踏实。吴巍建议×立即想办法完善收购澳门创律公司股份的法律手续,×却说,法律手续不重要,我有办法控制徐增平。吴巍心里很着急,暗中将情况向邵淳和吴宇做了通报。他们三人经过商量,一致认为,为了控制资金风险,一定要先完善收购澳门创律公司股份的法律手续,再想办法从法律上控制徐增平。
吴巍也曾多次建议×立即召开董事会,对前期所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的不完善处进行补充。并迅速采取措施,完善收购澳门创律公司股份的法律手续。×让陆昆来负责办理,但一直未见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吴巍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便不再一味忍让,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与×和陆昆来发生了分歧和争执。×一看吴巍开始“不听话”了,就多次告诫吴巍说:航母项目是我介绍的,资金是我的朋友支持的,泰信达公司有今天这么好的局面,完全是我的功劳,你按照我说的做,出了事我负责。
然而×的所作所为,却让吴巍对他的言行产生了怀疑。他经常言行不一,日常花销过大,要求以个人名义购买别墅,还违反财务规定,打着“项目需要”和“为领导办事”等旗号,提走巨款存入个人账户,等等。
为了稳定局面,推进工作进展,吴巍没有急于行动,只是暗中向吴宇通报了一些情况,让吴宇想办法对×施加压力。
在吴巍的建议下,邵淳和吴宇都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澳门创律公司董事会,讨论一些重大问题,因此×让陆昆来通知徐增平来京开会。1999年2月7日,澳门创律公司董事会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召开,徐增平、×、张勇、吴巍、庄立祥等董事出席会议,陆昆来、吴宇等列席会议。
董事会讨论通过了几项决议:
一、徐增平在1999年2月9日前向泰信达公司和澳门创律公司董事会提供关于“瓦良格”项目2.3亿人民币(其中包括留在泰信达公司做北京办公费用的500万人民币)资金运作及支付情况的详细资料,包括各项支出的银行对账单,收、付款凭证、合同及剩余款项。
二、有必要对澳门创律公司的正规化运作做出实质性的安排,必须尽快签署并确认一系列符合香港、澳门地区法律的公司文件,组建公司机构,确定公司章程,明确公司的法律地位,为“瓦良格”号航母抵达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三、对存放在香港创律公司账上的购船资金尽快转移到澳门创律公司的账号并进行双控管理,由双方股东指定专人共同监控所有资金的开支,每月须定期向董事会汇报资金使用计划,报送财务报表。10万美元以上开支,须报经董事会批准。
四、尽快解决资金缺口。
五、责成徐增平立即赴乌克兰并签署有关协议。
六、今后澳门创律公司一切与“瓦良格”号航母有关事宜,均应规范操作,提高透明度以降低风险。
七、对前期股权转让协议做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并立即签订股权转让补充协议予以规范。
应该说,以吴巍为主导召开的这次董事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围绕“瓦良格”项目存在的问题,做了全面的梳理,并制定了相关的措施,如果能以此次会议精神向前推进,这个项目就不会再节外生枝了。
可是,对于那些完全不想按规矩出牌的人来说,仅仅依靠一纸董事会决议,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
邵淳没有参加2月7日的董事会。会后,吴巍和吴宇向他汇报了会议的情况。他说:“如果能够按照决议执行就好了。我觉得不能太乐观。”他没说“不能太乐观”的原因,但是吴巍和吴宇心领神会,通过半年多来的接触,他们已经比较了解徐增平的为人了。
董事会决议还要求,徐增平要在1999年2月9日以前提供有关“瓦良格”项目的财务资料,徐增平以各种理由进行拖延,没能按时提供。
因为转给徐增平的2.25亿人民币都是吴巍经手的,所以邵淳就让吴巍去催徐增平,吴巍给徐增平打电话,徐增平继续支支吾吾。他的这种行为,让人更加怀疑他在“瓦良格”项目中搞了什么名堂。
据邵淳回忆,1999年的春节,北京特别冷,他心里也特别冷。因为“瓦良格”的事情,邵淳的这个节也没过好。春节刚过,节日假期还没结束,邵淳就把吴巍和吴宇叫到了北京钓鱼台大酒店瓦良格项目办公室,一起研究瓦良格的事情。
吴巍首先提出:可能要出问题,要出大问题。
邵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大过节的,就把吴巍和吴宇叫出来开会。
邵淳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对于搞金融的人来说,最忌讳的事情就是对资金不能把控。2.3个亿,现在被一个不讲诚信的人拿去了,操纵权在他手里,他又不如实给你提供情况,只能被他牵着鼻子走,不知还要投几个亿进去,这个风险太大了!
邵淳接着说:这件事是秘密进行的,在公司里面是不公开的,没有经过公司领导集体讨论,完全是个人决定。当初要是知道这件事会拖这么长时间,我就会慎重点儿了。如果钱没了,船也没了,可就没法交代了。
更让邵淳感到窝囊的是,徐增平利用了他们的爱国心,并把这种神圣的爱国心给亵渎了。
我记得那天从钓鱼台大酒店出来,寒风刺骨,心情也非常沉重。邵淳回忆说。
节后一上班,邵淳给张勇打电话说:你去催徐增平,看看他给乌克兰汇了多少钱。我要看徐增平给乌克兰汇款的底单。我怀疑他把买航母的钱挪用了!
张勇去找徐增平。张勇说:徐总,买航母的钱是华夏出的,你不给人家看看账目不好吧?你也不要给我,你直接发到北京去。
又过了几天,徐增平终于派人把一大财务资料送到北京。邵淳就让吴巍负责审查。吴巍花了几天时间,对徐增平提供的资料进行认真梳理,发现其中有一大批票据是伪造的。财务报表、往来账目、银行对账单等,一般人看不懂,吴巍是中央金融学院的优等生,毕业后一直从事金融工作,阅读那些“天书”般的资料简直小菜一碟。经吴巍核实,泰信达汇给徐增平的2800万美元,徐增平只付给乌克兰黑海造船厂1000万美元,另外1800万美元去向不明。
邵淳听到这个消息,大怒:太过分了!这个人的良心坏了!没有底线了!
在此之前,邵淳认为徐增平是在为国家买航母,又有庄立祥监督,他不敢胡来,因此没有对他进行财务监督。没想到他竟然大笔挪用买航母的钱!
邵淳打电话徐增平:钱哪去了
徐增平说:那些钱虽然没有回到黑海造船厂,但是都用在这个船上了。
邵淳当然不会相信他的这番话,可也拿他没有办法
航母迟迟拖不回来,邵淳的心理压力大。据吴宇回忆,邵淳曾私下对吴宇说:听说徐增平在外面欠了很多债,如果他把航母抵押出去,我们就一分钱也要不回来了,那我就死定了!
当时邵淳的思想斗争很激烈,他想给贺鹏飞打电话问问,徐增平买航母这个项目到底是怎么回事?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有打这个电话。
2015年5月17日,邵淳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后来我发现,徐增平根本没有能力把航母弄回来,就是想利用这个项目到处骗钱!
张勇在一旁解释说:他欠了别人很多钱,是想利用航母这个大平台来忽悠一些人,再借钱,拆东墙补西墙。他喜欢讲派场,也是想让人觉得他很有钱,不要担心还不了钱。
 
 

 

2015年5月17日,作者采访邵淳、张勇时合影

左起:李忠效、邵淳、张勇(王守范摄影)

 

 

“瓦良格”航母迟迟不能启航,邵淳和吴巍、吴宇等人在积极研究对策×却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一天,×突然神秘地对吴巍说:吴巍,“瓦良格”的事可能要砸,你赶紧跑!
吴巍感到很奇怪:“瓦良格”搞砸了,我为什么要跑?
×说:你把华夏公司的钱弄没了,事又没办成,如果告你一个经济诈骗,可就麻烦了。
吴巍当时年轻,只有29岁,但他不是等闲之辈,不是被人一吓唬就晕头转向的毛头小伙。尽管“下海”时间不长,却也是个“老江湖”了。
他曾就职于北京华阳金融租赁公司,是公司最优秀的员工,26岁就被提升为处长。他的性格天生不安分,1997年,他辞职下海,成立了北京泰信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因为他在社会上的朋友多,不久他就通过朋友结识了××又介绍陆昆来“入伙”,于是就有了“瓦良格”这个项目。
现在,项目搞起来了,公司有钱了,×在这个时候劝吴巍走。
吴巍心想:公司是我开的,当初是我收留了你们,现在却要反客为主,要把我挤走!
年轻气盛的吴巍决定主动出击,揭露×的真面目。
一天晚上,吴巍找到吴宇,对他说:吴总,跟你说个事。
吴宇看到吴巍神情严肃,预感到此事严重,就问:什么事啊?
吴巍说:老李挪用买航母的钱。
吴宇“哦”了一声,并没感到意外。他知道“老李”是指泰信达公司的“太上皇”×。
×是甘肃人,50来岁,没多少文化,“江湖”上关于他的传言很多。据说他是从五台山下来的“散仙”,“法术”,会算命,会看风水,在北京高层有很多关系,也是很多房地产公司老板的座上宾。
“瓦良格”项目之前,泰信达没有多少业务,吴巍和×相安无事。泰信达接手“瓦良格”项目之后,公司开始有钱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两人都想抓住公司的话语权,于是矛盾出现了。×和吴巍都在吴宇面前反映过对方的问题,×说吴巍办事能力不行,吴巍说×整天“装神弄鬼”。吴宇不想介入他们的矛盾,一般不表态。不过他开始留心泰信达公司的事情了,并发现了不少问题。
后来吴宇渐渐觉得泰信达公司的情况有点失控,他正在考虑怎么处置这些事情,吴巍主动找上门来“举报”×了。
吴巍拿出一沓票据说:这是×挪用公款的证据……
吴宇说:既然这样,咱俩一块儿去找邵总汇报一下。
二人来到邵淳家附近的燕山大酒店,把邵淳约出来,向他汇报了×的问题。本来买航母的钱是隆泰源公司出的,吴宇是隆泰源公司的法人,他完全可以自行处理此事,但他考虑×和邵淳关系很好,这个项目又是邵淳亲自抓的,不能撇开老板自己处置。
邵淳听了吴宇和吴巍的汇报,开始还有点不太相信,吴巍把证据拿出来了,是×私人存款的证据。邵淳看了,一脸茫然。
邵淳用征询的口吻问吴宇道:那怎么办啊?
吴宇说:这个事儿,我来处置吧!
邵淳说:买航母的钱,不能挪用啊!不能公款私用啊!
吴宇说:那成,我知道了。说完,就带着吴巍走了。
吴宇当时的心理压力比较大,他是隆泰源公司的法人,是第一责任人,如果这个项目失控,他要承担主要责任。

吴巍向邵淳揭发×的目的是想借助邵淳的力量,把ד瓦良格”项目上赶走。但是邵淳有自己的想法,他要从大局出发,权衡利弊。邵淳认为,××的问题,但也有他的优势,那就是徐增平怕他,他可以降住徐增平。×经常讲,他是有背景的人,他有能力控制徐增平。华夏证券公司的2.3亿人民币被徐增平拿走了,华夏证券公司手里什么东西也没有,连澳门创律公司的49%的股权也没有落实,如果把×赶走,当年才29岁的吴巍能降住徐增平么?
另外×也曾在邵淳、吴宇、张勇面前说了不少吴巍的坏话,为挤走吴巍做舆论准备。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邵淳、吴宇、张勇对吴巍的话也是半信半疑,但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那就是泰信达公司应派人立即在香港成立公司,为收购澳门创律公司股份做准备。考虑到张勇在香港、澳门地区社会关系广,特别是与澳门赌王何鸿燊的关系密切,对航母到澳门后的商业运作有利,于是决定由泰信达公司派人收购原张勇控制的香港达成公司,并以达成公司代表泰信达公司收购澳门创律公司49%的股份。
1999年3月中旬的一天,在邵淳、吴宇等人的敦促下,泰信达公司召开了收购达程公司及确定股份划分的会议。
由于达程公司股份的划分是泰信达公司内部的事,邵淳和吴宇等人也不便出面进行协调。吴巍已经看出,事情拖得太久,在法律手续不完善的情况下,可能造成项目无法进展、资金失控的巨大风险。为稳定局面,尽快以达程公司名义完成收购澳门创律公司股份的法律手续,吴巍只好被迫在会上宣布退出航母项目。
会后,×又劝吴巍不要退出航母项目,他对吴巍说:如果跟我一起干,保证能挣大钱。离开我是不会有前途的。
吴巍心里很清楚,×是想让泰信达公司继续与他合作,以达到让泰信达公司继续承担对隆泰源公司的所有债务,而以×控制的达程公司占有澳门创律公司49%股份的目的。
吴巍坚决表示结束合作。
 
吴巍和吴宇经过友好协商,决定将泰信达公司与“瓦良格”项目相关的债务,全部转到香港达程公司。吴宇说要给吴巍留一大笔现金,吴巍没要。在股权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吴巍担心这笔钱以后会给他带来麻烦。他当时就预感到,“瓦良格”项目后面的麻烦不会少。但是他表示,他会积极配合吴宇完善法律手续。
1999年3月21日,徐增平来到北京,一共签了三份文件,第一份是北京泰信达公司与澳门创律公司的补充协议,说明将泰信达名下的49%股权转到香港达程公司;第二份是北京泰信达公司、香港达程公司、澳门创律公司三方签订的协议;第三份是澳门创律公司收到北京泰信达公司2.3亿元人民币汇款的证明。
为了工作需要,×、吴巍和张勇在吴宇的监督下,签署了达程公司的股权转让协议,由×持有达程公司90%的股份,吴巍个人持有达程公司10%的股份。吴巍声明,持有股份可以,但不要任何利益,挣多少钱与本人无关。
在隆泰源公司要求控制资金风险的情况下,×、吴巍同隆泰源公司签订了承诺书。这个承诺书实际上是放弃了达程公司的决策权。
至此,在×控制下的泰信达公司结束了参与航母项目的前期运作,吴巍与×、陆昆来在泰信达公司的合作也同时结束。
吴巍签完这几份文件,感到心里轻松了很多。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最新力作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未完待续)

 

前文回顾 

 

1、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序

2、“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购买航母]第一章

3、“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购买航母] 第二章

4、“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 购买航母]第三章

5、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四章

6、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 · 购买航母] 第五章

作者简介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